徐訏写《论烟》:早晨吸水烟,中饭后吸雪茄,晚饭后吸旱烟
产品展示

你的位置:乐鱼真人app苹果 > 产品展示 >

徐訏写《论烟》:早晨吸水烟,中饭后吸雪茄,晚饭后吸旱烟

发布日期:2025-01-23 04:26    点击次数:200

对于徐訏来说:烟是可爱的,也是致命的!

徐訏是“创作鬼才”,是民国最高产的作家。今儿,我们不谈文章,只来聊一聊关于徐訏的嗜好。

徐訏的一生,在颠沛流离中度过,大半辈子的时间都待在国外:先是法国,后来香港(那时候的香港并未回归)。但他又是位传统“情节”相当浓厚的作家,以至于他在香港30年,居然一句都不学、更不说香港话。

他心中抑郁,经常需要纾解心中的压抑与愤懑,认为人生在世,总是要有些喜好,做些有意义的事,方才不算是不枉了生。

我不太清楚徐訏的喜好是不是写作,但却清楚他的嗜好绝对是烟,爱到极致的那种。或许,只有抽烟,才暂时让他忘却烦恼,置身欢乐。为此,徐訏还曾以《论烟》为名写了篇文章。

展开剩余78%

一、烟是可爱的

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,便是“烟,是可爱的!”

瞧,他就是这样的喜欢烟......

他在文章中大谈特谈抽烟的方式及抽烟的好处,甚至就连抽烟的美妙之感,都形容得满是诗意,

他说:“吸的烟类,有‘旱烟’、‘潮烟’、‘纸烟’、‘雪茄’、‘斗烟’、‘鸦片’等,这些,我都喜爱。我爱在冬天太阳里听江南父老们喷着旱烟讲长毛的故事;我爱在田亩旁,在农夫们潮烟旁听田事的研究;至于房间中纸烟、雪茄、斗烟的烟雾里,同师友们与爱人谈些无系统的感想,当然是我所喜爱的事;而在鸦片烟旁听些或谈些深奥的问题,也是我所喜爱的事情。”

看,他对烟的喜爱都已经到了无烟不欢的地步了,甚至他还为了更好的‘吃烟’,研究出了‘吃烟’的学问。

他说:“吸烟不当专吸某一类的,应当在适宜时候来吸各类烟才好,照普通生活来分配,早晨当吸水配,出门当吸纸烟,中饭后当吸雪茄,晚饭后当吸旱烟,星期日当吸一次鸦片,到田野去玩时该吸潮烟。”

看,在徐訏,抽烟真的是人生一大乐事。

二、烟是用来交友的

徐訏,这位红极一时,又被封尘了大半辈子的全才作家,几乎让全香港都知道了他爱烟成痴。

对烟,他不仅喜欢‘吃’,还喜欢收藏。

曾经,有位《大任》周刊的记者去采访他,约在咖啡厅,只要找到烟,便找到了他。就如同纪晓岚的烟袋从不离身一般,徐訏身边永远都是烟香袅袅。

徐訏的性格,因为家庭原因,是有些不善言辞的,甚至,他的外表看上去都很冷漠、孤傲,但只要聊到烟,他就会满脸笑容。

“徐教授,你抽得可是三个B?”

听到记者先生这样讲,徐訏诧异的挑挑眉,严肃的脸上带了些许的笑意:“哦?你也知道三个B?”

“是,我爸收藏了50多个烟斗,长的、短的、弯的、袖珍的,形形色色,不能尽录........”

听到这些,徐訏更是狂喜,这是遇到了知音了。

因为钟情烟斗,还爱烟成痴,不善言语,不易近人的徐訏生生,跟这位第一次见面的记者朋友,聊了半个多小时的‘烟经’,也因为他们都喜欢‘吃烟’,嗜好一样,就是连徐訏不喜欢的采访,也进行得异常顺利,这都是‘烟’的作用。

徐訏曾经说过,他最喜欢的事情,便是——

“勒上海孵豆芽价辰光,我邪气欢喜荡到黄浦江,一个人吹吹风、吃吃烟斗、想想物事,逍遥快乐哉!”

三.烟是致命的

香港评论界认为:“徐吁先生是文坛鬼才,也是全才,小说、新诗、散文、戏剧样样都来,也样样都精。”

确实,1934年,徐訏的长篇小说《风萧萧》连载,众人皆哄抢。

“重庆江轮上,几乎人手一纸。”

这样的盛景,如今已经很少有作者能做到了吧。

只可惜,《风萧萧》的内容,涉及了所谓的资产阶级,1952年后,徐訏连同他的作品,都长时间消失在人们的目光。

或许,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,此后余生,徐訏更爱了‘吃烟’的感觉,如坠云端,自在逍遥。

董桥先生曾评价徐訏:

“徐先生的寂寞,是他给他的人生刻意安排的一个情节,一个布局,结果弄假成真,很有感染力,像他的小说。”

一九八零年的十月,徐訏在香港律敦治疗养院,因肺癌病逝,享年72岁。

所以,‘吃烟有害健康’,最后还是要告诫读者朋友,记得远离烟,更不要抽二手烟,健康最重要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没有了
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乐鱼真人app苹果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